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44

      很是不解,乃问老君:“老爷,这只是一个凡人,怎么值当放下仙丹不要炼,来看他?”
    太上老君哈哈一笑,捋着胡须说道:“你不知道,此人原是神仙体,是应运下凡转劫的。”
    “如今如此,不过是在静候时机,等待那功德降下!”
    ......
    另一方面。
    沈坚离了玉虚宫,转出昆仑,回返世俗人间。
    这时候,孔丘和他的弟子们已经放弃寻找苌弘,重新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
    一路上,孔丘身后跟随的队伍又有壮大,足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还有随从、侍卫等。
    正行至那纪障城地界。
    因周围百姓淳厚且皆博学,孔丘在此处稍作安顿,顺便为百姓们讲学,也博其民情,悟其智慧。
    数日以后,整装待发。
    沈坚隐去身形,在云端看。
    却是想起来,孔子在此地附近应当有一桩造化才是。
    可,现在人都快要走了,另一位主人公连影子都没见着!
    一着急,沈坚拔了根头发。
    吹一口气,变化出几个孩童来,在孔子东行的必经之路上玩耍。
    而他自己,则是继续在云端上观望。
    他之原意本是要让这几个孩子成全那一场造化。
    可意外的是,孩子们的打闹嬉戏,吸引来了另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自称唤作:项橐。
    沈坚当时就傻眼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这位未来的七岁圣人之师,居然是这么一个出场方式?!
    那如果说,如果自己不来这里,不变出那几个孩子来,岂不是这个世界的项橐和孔丘压根就不会碰面?
    这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啊!
    话说项橐与几个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
    这时,正有孔丘与弟子们的车架到来。
    几个孩子都躲到了路边,唯有项橐站在路中间,一动不动。
    为老师孔丘驾车的子路见状,停车呵斥:“小孩儿,大圣人孔子的车架到此,还不让开?”
    项橐置若无闻,一动不动。
    孔丘在车上探身问道:“小童儿阻车于路中,是为何意?”
    原来项橐早慧,尝听闻孔子是当今的大圣人,无不懂无不知,心中很不服气。
    今见孔丘露面,决心考考他,就说:“我认得先生,先生就是鲁国的大圣人,孔子先生吧?”
    “可是先生,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
    孔丘笑了笑,问说:“城在何处?”
    项橐理直气壮:“筑于足下。”
    孔丘见这孩童气质非凡,便下车观看那所谓的城池。
    ——只见这个孩子立于泥土和石子摆成的“城”中。
    孔丘将面前的小童上下打量一道,自思:这个小童甚不一般,待吾详察。
    乃笑问:“此城何用?”
    项橐:“世界上的城池何用,我这城池就有何用。”
    孔丘微微摇头:“小儿戏言,车马从此过,又待如何?”
    项橐反问:“城固门关,焉能过乎?”
    孔丘一时无语,只好再问:“依你之言,却又如何?”
    项橐挺了挺腰杆,说:“城躲车马,车马躲城?”
    “这里面的道理,就连我都知道,先生是大圣人,怎就不知道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圣人之师!
    孔丘无言以对,乃命子路传话,自己等人绕土城而过。
    此局若是真实才学,败了也罢,可却是被一小童诡辩胜之,孔丘与众弟子都有些怏怏不快。
    尤以子路,心中甚是不快。
    继续东行,见路边一农夫锄地,子路便蓄意戏问:“农家做何?”
    农夫答:“锄地。”
    子路复问:“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
    农夫哪里知道,支支吾吾答不出来。
    子路正窃喜,忽有项橐从后赶来,向子路说:
    “我父年年锄地,自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先生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马蹄日抬几度?”
    子路解答不出,暗自羞愧。
    这时,那车中,孔丘见项橐聪慧至此,起了爱才之心,欲收之为弟子。
    又思及项橐乃是神童之属,必然心气高傲。
    于是下得车来,向项橐说:
    “我观你才智过人,必不一般,今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
    项橐眼珠子一转,立即答应下来:“好!”
    又道:“不可戏我!”
    孔丘笑曰:“吾是大人家,岂欺你小孩子家家?”
    “放心罢,童叟无欺。”
    此话一出。
    项橐当即向孔丘一拜,说:“孔子先生请出题罢!”
    孔丘道:“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你来,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谷?”
    项橐一笑:“这有何难?”
    “先生不知:猛禽捕兔,尚尽全力。”
    “今先生与我赌斗,却看不起我,想来合该是要拜我为师了。”
    孔丘闻说此话,甚是惊异那“猛禽捕兔,尚尽全力”的话,很是有哲理,不想居然是从这样一个小儿嘴里说出来!
    然而不及孔丘多想。
    下一刻,项橐便对孔丘的提问进行了解答:“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顿了顿,见孔丘不语,复问说:“孔子先生,我答的可对?”
    孔丘回过神来,说:“答得巧,算你对了。”
    项橐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