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3

      便提了问题:“做成吃的口感怎样?”
    “做成馒头之类的得吃热的,凉的吃着硬。做成汤挺好喝。大人要不要尝尝,锅里有现成的。”
    “善。”郑主簿极为满意,他没看错这家人,办事妥帖。
    江王氏将蒸笼里的窝头,玉米馒头,还有做的玉米菜饼取出来,按照江橙的指导,用刀切成块,又照原样摆进盘子里。至于玉米糊,给坐在桌子边的每人盛了一小碗。最后又将各种面食装了一小篮子,也呈到众人面前,喜欢的可以多吃点。
    玉米有饱腹感,本来就没到晌,诸人也就把每样都尝了点,竟然觉得有些饱。
    也许是新鲜,众人纷纷夸赞:“吃着确实不错。”
    “味道不赖。”
    “你们也胆大,敢种。换了别人遇见那货郎也不一定敢买。”郑主簿心情愉悦,又夸起来。
    此言一出,其余人纷纷附和。
    “可不是。”
    “只怕那货郎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要是知道,别处早就有了。还是江家人慧眼识珠,也是大人教化有方。”
    ……
    这彩虹屁强行吹的,江橙在厨房里听的都尴尬了。
    郑主簿当场提出让他们留些玉米当种子,以便来年推广。
    江橙捂脸:铺子这是要开始卖种子了?搞得像网络游戏里面的店铺一样,有啥卖啥…
    “大人,旱稻前些日子也熟了,忙的没走开。您要不要看看?”江德梁趁气氛正好,又提出旱稻。
    “看看。”
    江德柱赶紧呈上早就准备好的一筐稻谷,一筐大米。
    郑主簿伸手抓了一把谷子摸、看、闻,又抓了一把大米,做了同样的动作。评价道:“模样确实同南方那边产的不一样。舂出来的米看着也不错,吃起来怎样?”
    早就知道蒸有米饭的里正适时提议:“午时了,大人用饭吧,正好尝尝旱稻好不好吃。”
    这么快?许多人都朝墙角的滴漏看去。
    堂屋里面说话的时候,就有人跑出去,厨房里的人也在忙活盛米饭。
    饭未至,浓郁的肉香先飘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得郑主簿厚爱坐在桌子上的江远山和江远水听见好几个人在咽口水。
    香味越飘越近,一大盆鸡肉呈上来摆在桌上。江橙家里的锅不够用,焖鸡是江王氏借了隔壁的锅做的。
    女眷们陆陆续续将拌好的凉菜与米饭、酒一一捧到桌上,接着厨房里就响起了哗啦啦的炒菜声。
    “吃吧。”郑主簿拿起筷子,招呼众人动筷。
    想了想,江德梁出声提醒:“肉里放了我们家种的一种调料,比较辣。”要不然把某位贵人呛的咳嗽不停,那就得罪人了。
    “辣?”
    那是什么?
    想是这样想,但有了心理准备,众人没出现吃一口就被呛的情况。江家四个男人都松了口气。
    其余人讨论起来。
    “嘶,好像听谁说过来着。”
    “挺好吃。”
    “真不错。”
    “下酒。”
    “下饭。”
    “凉拌黄瓜吃着也挺好,咦,这边的黄瓜放辣了?”
    “我说呢,拌黄瓜中间还有个界限。”
    郑主簿还记得正事:“米不错。”
    之后就问起了辣椒。
    酒足饭饱之后,郑主簿挺认真的要买橙子家的辣椒籽。
    “大人要,回头我给大人送去就行。”江德梁毕恭毕敬的说。
    之后郑主簿便挥退众人同村长和里正悄声谈起正事:“旱稻和玉米你们明年多让人种点,慢慢推广开,咱们县的人都能吃上饱饭了。”
    里正同村长频频点头。
    郑主簿忍不住想到之前送到府上的草莓,西红柿,还有秋天会成熟的红薯。忍不住感慨这家人好福气,好能耐。
    想到此处,便交代里正:“明日你去衙门里拿个条子,把青阳镇和江家村的路修整修整。”
    里正闻言一愣,郑主簿却没多说,走出门外。
    第51章 主簿效应
    郑主簿多次住在江家的事很快传遍十里八乡,这一次点拨两兄弟的事更是被传的沸沸扬扬。
    之后就不得了了。
    打那天起,全镇的媒婆都开始打听江家村怎么走。知道怎么走的已经戴着花捏着帕子扭着腰上门了。
    对江王氏来说这些媒婆简直就是在她瞌睡来了时送枕头的。贴心极了,她最近正没事琢磨给他两个儿子看媳妇儿呢。
    于是铺子也不管了,托给了妯娌。烧了茶水一心一意的在家听媒婆们介绍满镇的适龄姑娘们。
    那架势,简直了。
    江橙烦透了,就算白天躲过,晚上也要被老母亲拉着讨论她满意的姑娘们。
    “橙子,镇上刘员外的侄女你见过没,长的如何?媒婆说她长的貌美如花,温良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