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39

      卫若兰,早已经如痴如醉,闭眼感受诗中美物。
    北静王不知什么感受,他从小极爱这些,偏这些诗词他一首也挑不出来,是哪个大家所作。心情复杂难看,在打量身边两人,一副手足无措,抓耳饶腮,痛心疾首,心中已有结果。不过是两个清客,对他来说无痛无痒。更大的信息,则是,忠顺王世子,以前在藏拙。
    “倒酒来!”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在倒酒!”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蚕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好酒,再来!”折扇一开。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亭中之人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停下笔来看着他。脸上写满了激动和震惊,全是男女之情的诗词。这家伙到底是有多风流?虽然这些都是男女之诗词,但依然不失为句句经典,如甘泉之甜久久回味不绝。
    李瑾依然没有停止,微睁开一眼细瞧,哼哼一笑,“小王作第几首了?”
    “第十二首了。。。”卫若兰,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我虽作不出来,一听便知极好的。”李温笑道。
    李瑾点点头,饮一大碗酒,“这怎么能够呢?小王岂能让你们只看风流一面。”
    永昌公主:......
    胡萧两位清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北静王,王爷已经陷入诗词中,哪顾他们俩?后悔,哪个杂种传闻,忠顺王世子采不通?只怕要不了几日,流传出去。这大雍又出一位,堪比李杜的诗仙来,他两人名声扫地不说,今日难自保。
    垂头丧气之间,萧因问他:“胡兄,可找出一点错没?”
    胡某摇头,身子还在打颤,“何止无错我竟找不出相似的,比当今多少大诗人还胜一筹。”
    却见他将碗往地上一摔,起身背手面色微红,豪情万丈大声朗道。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亡,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王将来定灭欺我大雍之异族,保天下之百姓,还陛下之清平盛世。”一语豪言壮志,无不令人钦佩。
    李温也将手中毛笔一掷地面,上前大喝一声,“好!”,投来仰慕神情,“本公子也有此豪情。”
    “说的好,我虽不济,却有男儿志,有朝一日,定弃笔纵马,驱逐异贼。不还太平,身不回朝,宁战死疆土,不苟活人间。”卫若兰,心中自有傲气,这时少了书香味,反而多了刚毅。
    气氛被点燃,大雍朝这些年来,多少乱事天灾,但凡有点血性的男儿,都会被他触动。
    两郡王公子上前。四人围着李瑾,抱拳行礼,倒了五碗酒来。
    “他日,必不少我们两人。”
    “哐当”
    几声摔碗声响,令永昌公主大为佩服,她虽身为女儿身却是个感性的,又何尝不被几个少年豪言所震撼。
    “三哥有此子,当幸。诸位堂兄有谦儿,季儿,温儿无憾。卫将军虎父无犬子。”永昌公主起身,敬了几人一杯。
    只有北静王等人尴尬的想起身,又不知找什么话来。
    李瑾大手一挥,眼神醉迷,摇摇晃晃又从桌上,抓起一坛酒,一手举过头顶。往下倾倒,清酒如瀑,他将头一仰,流了满身,丝毫不在意。
    “嗝!”
    “啪啦!”坛子一碎,声响震人心。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敬父王!”李瑾面带肃敬之情,神色严肃,不屑看了一眼旁边的北静王和清客。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尽忠,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好!”
    众人喝彩,此首表达了忠顺亲王年轻时跟随太上皇,南征北战,为国劳苦。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场的婢女,将宣纸也抄没了,又拿来新的。不知道换了几轮抄誉的人,李温,几人叉腰扭动,脖子转的咔咔作响,用看妖孽的眼光,看着李瑾。他居然还能继续,情绪丝毫不减。
    永昌公主接过婢女抄誉下来的诗词,一张未细读品味,又送来第二张,第三张,最新的。不知不觉,石桌上,已经层层叠叠,秋风吹过,吹散了一亭子,漫天飞舞。人群中的李瑾,在飘飘散散的词稿中,显得光彩夺目。
    公主身边的婢女,自小精通诗词,这些精美诗词,让人心旷神怡,不觉已经对这个亲王世子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