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2章 前三发布

      对于金陵城的普通百姓来说,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毕竟劳动人民的生活,总是格外充实。
    因为是冬天,金陵城外的工坊,到了招工旺季,无数百姓来到金陵,用农闲时原本最无意义的体力,来令自己距离小康生活更近一步……
    在工作时间之外,金陵的各种戏剧团也生意大好,尤其是面向基层劳动者,剧目情节简单、舞台和观众席露天的草台班子,几乎场场爆满,中高端的剧团,也能接到工坊的演出预定。
    不过对于刚刚结束科举,正在等待结果的士子们来说,七天的时间,就像是磨人的小妖精……
    诸葛瑾、费祎、石韬等等胸有成竹的学霸,以及已经放弃挣扎的学渣还好,那些没有万全把握的士子,还有法正,这七天显得很焦虑。
    区别是前者觉得自己是否能登科一甲、或二甲,在两可之间,所以紧张,而法正……则是因为在科举之前,就摆出了“今年我法孝直要考一千个”的架势!
    如果不是因为法正在金陵,突击学习工部内容,也就是购买了一些工部推广的“基础知识”类丛书,但却学习未果的话,法正甚至想说自己要七科全冠。
    只是工部的内容,令其稍微收敛了一些,“退求其次”的声称要六连冠……
    法正也是在益州憋闷到,好不容易有展示的机会之后,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如此一来,他在金陵士子中的人缘、名声都有些糟,看到那副仿佛在说“颤抖吧!我法孝直要来打脸了”的笑脸,总令人忍不住想要一巴掌糊上去。
    法正大概是糊名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否则法正这两个字,就值得扣分到乙等起步!
    在参与科举的士子,以及关注此事的楚国内外人士,包括吃瓜的金陵百姓的盼望中,十一月初十午时的时候,六部一院前三榜单,准时张贴了出来。
    这一天,连各大剧院、戏班的生意都冷清了几分。
    普通百姓对科举结果,也是吃瓜性质的翘首以盼。
    无数士子围在将第一时间张贴榜单的坊市外,周围的酒楼、茶馆更是已经爆满……
    午时一到,七张一字斗大的巨幅,在坊市外展开,早就已经等不及的法正,在旁边的一家酒楼二楼远远张望!
    广义上大家最好奇的,当属工部的前三——毕竟这是大部分士子,都直接放弃的,他们也想知道,那些题目究竟谁能做出来?
    至于最受瞩目的,则是民部和枢密院的前三。
    楚国的百姓,对于六部一院的了解,或许无法准确的背出它们的职权范围,但至少也知道个大概。
    乍看之下,民部是最重要的——按照新官制,各县的县令就是由民部堂长史、也就是民部在县级的官署长官……
    主要负责协调一地行政,在符合上令的基础上,是先修路、还是先修渠,先发展学堂、还是先鼓励开设工坊,都需要民部、民部司、民部堂的长官来判断。
    当然,并不是一拍大腿的判断,而是要协调各部,更不用说还要接受吏部的监管。
    虽说六部各有职权,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民部的权力最大。
    至于枢密院则不用多说,如今这乱世,哪怕在楚国,大家也知道拳头大才最重要!
    很快“学神”们的名字,便受到了众人的目光鞭挞……
    工部前三:赵爽、阚泽、严畯!(法正:( ̄_, ̄))
    礼部前三:陆绩、邓芝、石韬!(法正:w( ̄_ ̄)w)
    刑部前三:潘濬、贺齐、陈矫!(法正:(o言o))
    户部前三:法正、步骘、诸葛瑾!
    民部前三:诸葛瑾、法正、费祎!
    吏部前三:孟建、诸葛瑾、法正!
    枢密院前三:法正、郭淮、朱桓!
    看着一个个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名字,许多士子都由衷的羡慕、甚至嫉妒起来,尤其是出现了不止一次的那两位……
    不得不说,法正还真不是胡乱吹牛的狂生,人家两榜榜首,还有一个第二、一个第三!
    仅次于他的诸葛瑾,也比他少了一个榜首的位置。
    只有法正自己,看到自己距离想象中的六连冠,差得不是一点点的时候,直接将郁闷写在了脸上。
    当然,法正倒不会怀疑,是不是其中猫腻,而是越发的给自己鼓劲儿——看来不仅是那些之前就已经功勋卓著的老臣,连同一起点的“新人”里面,居然也有不少能望到自己项背的?
    要知道除了工科之外,法正原本以为,自己“不太擅长”的礼科、刑科,和这些“凡夫俗子”比,也应该能够一举夺魁呢……
    怎料直接被挤没了影儿!
    侧重于人事管理和验收监督方面的吏科,原本法正也“略通一二”,却被孟建、诸葛瑾两人超到了前面,屈居第三,甚至在民科都被诸葛瑾超过。
    这在争强好胜的法正看来,简直是一种打击。
    还好最有把握的军科,还有户科没什么意外,否则我法孝直还要不要见人?
    法正的不服气,是正面激励更多些,性格与经历决定,他只是有些争强好胜、更有表现欲,并不是执拗,更不至于嫉妒谁。
    随着时间的流逝,法正也会越发明白,这次同在榜单的学神,也都并不简单……不过都不及自己就是了!
    首先是工部的三位,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平均年纪应该是各部前三中最小的。
    三人都是楚国人,赵爽、阚泽是江东本地人,严畯也是在前几年,随家人一起从徐州迁来江东避乱……
    在《三国演义》中,阚泽和严畯都只是打个酱油,在历史上,为官也并不出众,阚泽劝谏过孙权重“礼”,严畯被考虑过成为鲁肃之后、去和关羽对线的人,不过他本人根本不敢上任,同样也是大儒,对《孝经》很有研究。
    放在《三国演义》的剧目里,都只用群演就够担当。
    和诸多学神横向比较就能看出来,两人在礼科根本拿不出手……
    反而是两人在“副业”上的天赋,令他们在这次科举中得以扬眉吐气!
    历史上阚泽在数学方面成就斐然,为《乾象历》、《九章算术》写过“注”,虽然这方面所著的经典未能流传后世,但相传南北朝时候,祖冲之能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就是吸收了一些来自阚泽的经验。
    而严畯则是在水文方面造诣匪浅,著有《潮水论》,是最早的潮汐方面的著作,只是内容同样遗失。
    至于榜首的赵爽,那就更厉害,历史上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却在三国时期,就提出并验证了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