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
也想到了这茬,道:“虽是这个道理,却不知谁去提醒周贵妃好。”
黛玉淡淡的道:“父亲也别忘了小王爷。”
林如海听了,摇头道:“不可!皇宫內帷的事,岂是他一个皇孙能掺和的?若是此时他出了头,日后再无宁日。”
黛玉摇头道:“我说的不是咱们提醒小王爷,让他去做这件事。而是凭小王爷的智慧,应当已经瞧出这件事的猫腻,而且会设法提醒凤藻宫,说不定已经提醒了。”
林如海先是整个表情凝固住了,然后就哑然失笑道:“是啊,小王爷亦是聪明绝顶的人,那胡太医为何会离奇死了,定然也能瞧出里头的蹊跷。而且,小王爷多半也能联想到三皇子的腿疾。”
黛玉道:“想来是如此,小王爷有无提醒凤藻宫,待得下回入宫探望姑母,在凤藻宫请安的时候,看周贵妃对我们的态度就知道了。”
至于司徒卓提醒周贵妃了吗?必然提醒了啊。司徒卓作为一个现代军人,人家先是去了非洲维和,而且在维和部队里面也侦察也无中的尖子兵,虽然后来回国做了教官,那侦察技术也没丢,穿越之后更没丢。当然,更重要的是得知自己穿成废太子的小儿子后,不敢丢。
总之,司徒卓除了在宫内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情报网之外,自身抓取、分析信息的能力至少不比史鼎差。也就是司徒卓和林家信息不对称,没能提前知道老保龄侯夫人的病是被人用推拿的手法封了穴,不然人家都能提前把胡太医给捞出来,给长康宫来个人证俱全。
当然,这种事也不能怪林家没事先通知司徒卓。林家考虑在老保龄侯夫人安全无虞之前,不可暴露老夫人的病因,一个是怕对方狗急跳墙,二个也是考虑不要让柳行卷入太深。至于司徒卓,他是东宫的人,更没必要卷进来。
总之,各有各的理由,但是结果就是给了长康宫一个灭口胡太医的机会,而且让长康宫得逞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司徒卓因为信息不全面,没能提前布局,但是胡太医一死,人家立刻就联想到三皇子的腿疾了。司徒卓也没做别的,就去提醒了瑞郡王一声,可以到太医院查了一下胡太医历年的出诊记录。
司徒瑞虽然现在只是郡王,但是人家是太子的嫡长子,从小受的也是储君同等教育,虽然不比司徒卓这种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本事,但是一得提醒也马上反应过来了。不但去了,还大张旗鼓的去了。
周贵妃好歹是协理六宫的宫妃,大智慧不如黛玉、司徒卓等人,那也不是蠢人啊,而且协理六宫,人家手底下自然有人;再说,以前三皇子出事,周贵妃一直疑心的是东宫和二皇子两个,后来反应过来也有可能是长康宫动手之后,周贵妃又重新在此事上头留了心。
总之,司瑞郡王去查胡太医历年出诊记录这个事儿,周贵妃很快就知道了。就算周贵妃自己不知道,司徒卓也有办法让她在其他宫人闲聊中知道。
周贵妃知道这件事之后,都不用查,立刻就能想到当年给自己皇儿治腿的有胡太医。
再将近日发生的朝野大事串联起来一捋,和三皇子一合计,凤藻宫母子也反应过来了。
首先,老保龄侯夫人的病也是好几位太医会诊的,结果这位老夫人的病越来越重了。后来史家换了个民间颇有名气的郎中,这位老夫人的病渐渐好了。好了之后史家还决定将老保龄侯夫人送到南方奉养。
当然,老保龄侯夫人的病情,确实是南方的气候更有益于她的身子,但是谁知道史家这个动作有没有让老太太远离京城是非的意思呢?长康宫是君,史家是臣,再是寒心,没有铁证之前,史家也只能躲得远远的,不能与长康宫相争。
但是,史鼎回来可一回承恩公府都没去过,承恩公夫人和小钟妃亲厚,史鼎就连亲妹子都不认了,这里头又有什么阴私?再说朝堂上,多少承恩公一系的武官支持石光珠取代史鼎,人太子是支持史鼎继任的。这种情况下,若是老保龄侯夫人的病情真有什么人为阴私,那大概率就跟长康宫有关啊。
这个时候,给老保龄侯夫人治病的太医死了一个,虽说是意外,但是不能不叫人多想。偏偏这个太医,也是当年给三皇子治腿伤的。
这其中的弯弯绕捋顺了之后,周贵妃一拍茶几,怒道:“这么多年了,害我皇儿的竟然是她!”
三皇子当年也是心高气傲的一个人,因这些年被腿疾拖累,心灰意冷,倒是看开了许多,即便如此,刚知道如此令人震惊的消息,不仅怒从心起,也是悲从心来。
好好一个人,去了一趟围场,回来就成了个残废。且不说无缘皇位的事,光说哪怕是个贫民百姓,谁不希望手脚健全呢?
捏紧了双拳,浑身隐隐发颤,三皇子从唇缝中憋出几个字:“我不会放过他!”
周贵妃也是忍不住泪水滚滚落下,道:“就凭他们母子,也敢肖想皇位。我定要好好活着,瞧见他们母子万劫不复!”这点上,周贵妃是有信心的,她不是聋子瞎子,这几年,皇上向东宫渡让了哪些权利,东宫手下的能臣有多少,百官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