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
最近布衣卫倒是找到了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姓氏都少,两人又是出身大族,找起来相对容易些。不过诸葛亮今年不过九岁,司马懿不过十一岁,都还是在家里读书的年级,哪里能为他分忧呢?
刘协在众人不解的眼神中给两家下旨,命令送两子入洛阳门学读书。如今都已经在路上了,不管怎么样,先放在眼皮子底下养起来吧。
不过布衣卫近来传回来消息,庐江周氏有一子名周瑜,年方十五,有姿貌、精音律。可惜在外求学,似乎是去了兖州,一时半会无法找到他。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刘协托着腮帮子叹了一口气:说起来,田丰似乎好些日子没有回信了?
布衣卫回答道:回禀陛下,上次田院长说一切顺利,不出意外的话,领着新归降的两千人马到了云中郡和吕将军汇合后会送下一封书信回来。
另外三千的招降人马到哪里了?
今中午刚传来的消息,还有两日就到河内郡了。
好生注意他们的动向,就怕他们日后会反复。好了,你下去吧。
刘协将举荐表放在一边,吩咐小黄门:你把名单抄录下来,明儿一早去交给督察部部长。
诺!
另小黄门见天子似乎暂时忙完了,十分有眼色地上前:陛下,可是要用膳了?
刘协也饿了,点点头:传吧。
陛下且稍等片刻,先用这麻子果垫垫肚子。小黄门说着,从拎着的朱红色食盒里面拿出一碟子糕点来。
正好,糯米桃花糯吃腻了。刘协拈起一颗:咦,今儿的甜点是加了炒豆和胡麻?
小黄门讨好地笑道:是呢,这外面儿还裹了一层的白糖,滋味儿应当是不错的。
刘协吃了一个就放下了筷子,问:这东西做起来不简单吧?
回禀陛下,工序上倒是不复杂,左右就是些功夫活儿。一开始得把蒸熟蒸烂的糯米捣得稀烂,反复捶打捏出来一个个小团子,费些工夫罢了。
倒也不必这么浪费时间,这种果子,炸一下就好吃了。刘协想了想:说起来,你可知道胡麻油多少钱一两?
小黄门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回禀陛下,奴知道得不清楚,得一会儿去问问才成。不过奴知道胡麻在中原种植不过是这百年来的事情,中原产出的胡麻又小,不如北方胡地所出者那般肥大,出油也少,因此胡麻油的价格十分高昂。
刘协以前倒是没关注过这个问题,顺口问了一句:那百姓都是吃什么油?
回禀陛下,普通百姓,哪里有这福气天天吃油哩,顶多就是逢年过节用猪油膏来做一点子菜尝个味道。就算俸禄不高的官员和小吏,也吃不上胡麻油,家里也没有铁锅可以炒菜,所以他们才这么喜欢洛阳大食堂的饭食呢。
没有用菽榨油吗?
殿内的小黄门和侍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头道:未曾听说过。
菽也就是大豆,虽然出油率和胡麻、菜籽不能比,但大豆广为种植,又是种植起来节约人力的一种作物,成本当是低的。刘协奇道:难道田间作物榨油的,只有胡麻这一种?
回禀陛下,不曾听说用其他物榨油,还是猪油膏、牛油、羊油和狗油常见。
刘协听懂了,这时候植物油是奢侈品,胡麻油独领风骚,豆油和菜籽油都还没出现。说起来,因为铁受到朝廷的严格控制,此时铁锅也只有王公贵族和军中吃饭用得上。他叹了一口气:看来普通百姓连个炒菜都吃不上。
他细细思索起来:这时候取油应该就是最费力、效率低下的舂捣法,当用什么工具榨油来着?似乎是用杠杆和打楔的法子,不过具体的图纸,刘协是画不出来的,只能给古代的能工巧匠启迪的思路。
这顿饭注定是吃得不安生,刘协葱油拌面刚吃了一半,酱烧猪肘才啃了几口,喜贵就在门口探头探脑了。
进来吧。刘协放下了酱肘子。
身旁的小黄门十分有眼色地端来了脸盆,刘协一边洗手一边问:礼部尚书怎么了?
回禀陛下,王尚书昏过去了。喜贵为难地道:奴也不想打扰陛下,实在是担忧他就这么昏死过去了,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没法跟您交代。
刘协奇道:这距离关进去才几个时辰?这就支撑不住了?
唉,虽说文人号称自己傲骨铮铮,但弱不禁风地紧,胆子又小,这王尚书刚才声嘶力竭地喊了一个时辰,现在就晕过去了。
下朝后,刘协直接就命人把礼部尚书给关进了小黑屋。小黑屋是刘协早就准备好的,专治各种不服。
这是一间只能容下一人的木屋,锁上门之后在外侧盖上黑布、一丝光线都透不进去。人在里面无法站立,也躺不下、坐不顺。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法坐没法躺,只能弓着身子弯着腰蜷缩在里面,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把人逼疯。
礼部这群人,三番两次地上书,对各种变革进行阻挠。礼部王尚书出身世家,家中颇有势力,在洛阳也广有房产和奴仆,仗着自家家势,已经阳奉阴违过好几次天子的命令了。
至少要关上几天才有效。想到在现代看过的一些刑侦手段,刘协冷酷无情地给出了建议,小脸上是对待敌人般秋风扫落叶的寒冷:你可以揭开黑布,用银针从缝隙里面探进去把人弄醒。
喜贵连忙应道:诺!
待喜贵下去,刘协继续啃他猪肘子,并吩咐道:明天下午让张巧手过来一趟,对了,一会儿去拿两盆黄豆来。
小黄门以为天子是想尝试下百姓吃的普通食物,笑道:陛下是要吃炒黄豆,可是需要多加点盐?
不用,生豆子即可,要今年刚收的。刘协心道,看你们都没见识过豆芽,给你们做个食物出来。
这时,布衣卫带着并州的飞鸽传书过来了:陛下,有吕将军的书信。
因着刘协怕耽误了战情,在宫中下过命令,不管他在做什么,所有边疆来的飞鸽传书都要第一时间就送到他的案前,所以布衣卫才敢来打扰天子用膳。
刘协吩咐道:你们先下去,许褚过来念一下。
第67章 六十七章
此次吕布飞鸽传书没有什么大事,主要是说边疆的霹雳弹已经用尽了,希望天子再送一批过来,虎贲军于禁受了轻伤,可以暂时回京担任押送的职责。
许褚念完,刘协懊恼地叹了一口气:京中的存货也已经尽数用完了,新的一批从制造出来到运送过去,又要耽搁不少时间,怕是会贻误战机。
许褚安慰道:陛下不必自责,行军打仗,本来就不能过多依赖外物。若是养成了过于依赖的习惯,反而战斗力会下降。
做炸弹倒是不难,就是运送起来耽误时间。一硝二磺三木炭原料也不难取材,就是运送起来路途遥远还得妥善保管,避免水、火和碰撞,进入并州后还得防着被匈奴掠夺。刘协略一思索,迅速落笔写好纸条:就着于禁立即启程,在并州边界接应京中送霹雳弹的人马,许褚你去发飞鸽传书。又安排小黄门:明天一早传达朕的旨意,加快做霹雳弹的速度,五日之内,务必要备好并州所需。
天子需要的东西总是很快就呈上来。当夜,洛阳大食堂就送来了两大盆的黄豆。刘协略微看了一眼,见个个颗粒饱满,倒不需要挑拣了。他叮嘱大宫女樱桃:煮点温水倒进盆里,把豆子泡一夜,等明儿让宫中采办去街上买筲箕,再去采办些薄薄的布。
对于天子匪夷所思的种种言行,宫人们已经习惯。樱桃也不多问,立马就照着去做。
第二日,吸饱了水的豆子更加饱满。刘协让宫人们把豆子放在竹筲箕上,盖上一层薄薄的布,吩咐下去:你们把这些豆子放在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樱桃问:陛下,这样就可以了吗?可还需要额外照料?
早晚用温水冲一次即可,等四五天再拿来给朕看。
诺!
三日之后,小黑屋的门被打开。喜贵喊道:王尚书,请出来吧。
濒临崩溃的礼部尚书手脚并用从小黑屋里面爬了出来。他身上肮脏一片,沾染了不少的秽物,整个身子也在微微颤抖。
喜贵脸上无悲无喜,丝毫被这凄惨的模样没有触动。他是宫中老人了,已见惯了这些显贵高光和低谷的时刻,只淡淡地上前拉他起来:王尚书,且随我去沐浴更衣吧。
王尚书精神恍惚、面容憔悴,在喜贵的搀扶下才勉强站立起来。阳光照进室内,长期处在黑暗中的眼睛一时无法适应,不断留下泪水。
王尚书哭着哭着,忽然笑了起来。
喜贵忍不住问:王尚书,您这是怎么了?
王尚书喃喃道:有人叫我可真好。在黑暗里面无人回应的滋味,可是再也不想尝试了。
天子有过吩咐,王尚书狼狈的样子不能让人看了去。喜贵就将浴桶就放在隔壁的房间里,还加了活血的藏红花,给王尚书沐浴更衣。因为长期扭曲的姿势待在小黑屋,王尚书的腿脚僵硬无法走路。喜贵就唤小宫女来,给王尚书捶腿按摩。又命令小宫女端来清单的粥食,一勺一勺给王尚书喂下去。
被摆布的王尚书就像是一个失去自我的木偶人,只是偶尔看向门外的时候,整个身子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寒战。
半日后,被喜贵扶着坐上轿子的王尚书和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就是气色过于苍白,任谁也看不出是遭逢了怎样非人的折磨。
王尚书的脑子里面一片混沌,直到轿子停在自家宅邸门口,家人将他搀扶进屋,他才恢复了一丝言语和思考的能力,抖动着嘴唇难以置信地道:我这是回来了?
良人,你这是怎么了?王夫人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通,见夫君身上没有伤口便松了一口气。
王尚书看着一旁的妻子,忽然眼中流下泪来:良人,我们回乡下住着去吧。这京中,实在是太可怕了。
良人何出此言?我听说是陛下罚你在宫中思过,可是被天子斥责地心灰意懒了?倒也不必这般惊慌,你身居高位,又有什么可害怕羞耻的?再者我们家大业大,家族在洛阳城中深耕百年,怎么能轻易放弃这基业呢?
这关禁闭的日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王夫人却笑道:我小时还因为顽皮被关过禁闭哩,良人你好好歇息下,有什么事情明天早上起来再说。
这个年代关禁闭多是找个冷清破败的房间把人关进去,到了时辰自有人送饭菜。王夫人想象不到夫君受到的苦楚,只是拿了自己的经历宽慰道。
王尚书哀哀叹了一口气:你不懂!
他不能将自己的经历讲出来,离开深深的宫门时候,那比夜叉还要可怕的喜贵公公在他耳边说:王大人,若是透露一丝一毫,下次就不是关您三天的事儿了。那声充满恶意的王大人仿佛还萦回在耳边,王尚书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朝中诸位大臣都来了书信,还有让小厮带了口信今晚上要登门拜访的,良人你现在这个样子,怕是不方便,不如让我去回绝了吧。
不用王大人虚弱地摇摇头:闭门谢客,千万不要再和他们接触了,莫要惹怒了天子。
王夫人满脸疑惑,但见夫君脸上的憔悴不加掩饰,只得应了。但是娘家人的信是不能不回的,她如实告知了在朝中为官的娘家人,夫君身上没有一丝伤口,没有受到刑罚,也没饿着,就是和一般犯错的宫人一样被关了禁闭,精神憔悴,今晚上是无法见客了。
第二天的早朝,王尚书本想告假。谁料到,宫中接人的马车一早就候在门口了。听闻这个消息的王尚书差点跪到了地上,还是被小厮给扶到车上去的。
看到昨夜一晚上噩梦中出现的人物,王尚书心生害怕:喜公公
喜贵笑吟吟道:王尚书,陛下让我接您上朝哩。
王尚书心惊胆战地上了车,眼睁睁看着马车行驶进仿佛地狱一般地皇宫。再次见到天子,他再也不敢出言顶撞。
朝堂上大臣们见他完好无损,有人再次提议反对外戚不得干政的旨意。
刘协面上淡淡地,也不看看那人,只看向王尚书,问道:王尚书,你觉得呢?
王尚书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膝盖磕在大殿上的声音吓了百官一大跳,都忍不住替他觉得疼。王尚书惶惶不安地道:陛下英明,先前是臣驽钝了,竟没有看破陛下为国为民的一片苦心。见天子没有表态,他惶恐地又加了几句:禁外戚实乃是为了维护吏治清明的明举,还请陛下推行,将其写在大汉律法之中!
朝中大臣脸上都浮现出了错愕的表情。这不过三日,王尚书主意竟然变得这般快?莫非是宫中的三天,是知道了他的女儿注定会落选的消息?那也不能这样啊,就算是女儿选不上,还有族中亲眷的女儿,今年选不上,还有明年。
在朝中大臣疑惑时,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总算是明白了朕的一片苦心。这祖宗礼法不能全盘照搬照用,若真是一丝一毫不改变,再出现昔日王莽之势,你们谁又担得起责任?他严厉的眼神扫向朝臣,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还是说,有人起了不臣之心?
臣等不敢!
那谁还有异议?
陛下,臣认为此举还是不妥,因为
这臣子反对的话还没说完,刘协已经不耐烦地道:按照汉律,意图谋反者,当斩!许褚!
臣在!
许褚人狠话不多,带着佩刀迅速上前,抽出锋利的长刀,一刀就砍了那人的脑袋。
骨碌碌鲜血喷溅,人头滚出来好远。
这距离足够所有的朝臣将斩首的画面看得清清楚楚。
啊!胆小的人忍不住发出来呼声。
有人想起了昔日董卓暴政被支配的恐惧,不敢多发一言。
此事不容再议,立即让工匠刻一块石碑,上书后宫不得干政,就立在南宫宫殿的门口。刘协不给他们谏言的机会,一挥袖子,喝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