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乌拉那拉氏(清穿) 第69节

      此时安絮正坐在榻上看着盘子里的风铃,实在是漂亮的她心肝颤,主体是蓝色水晶雕刻成水花的样子,最中间垂着一个渐变蓝的水晶天鹅,随着风吹过,发出清脆的丁零当啷声响。
    不是清宫的风格,但是刚好合了她的审美,内务府刚做出来就乐颠颠的派人送了过来。
    又欣赏了半天,她才吩咐玉圆:“把风铃挂在书房的窗户旁。”
    正好那下边就是许多盆栽,有芭蕉、有翠竹、还有常青藤。
    乾隆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后,她看三人满头满面的汗,连忙催促他们去换衣服,虽然已经是三月,但空气里依旧弥漫着凉意,一冷一热之下极容易生病。
    累了一天,永璂晚膳用的很是香甜,一碗虾仁鸡蛋羹被他吃的干干净净。
    接下来的日子里头一件大事便是迎忻嫔戴佳氏入宫,她今年十五岁,进宫一事已经是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就是得罪人了。
    忻嫔是个面容清秀,身型纤细的骨感美人,说话也细声细气,许是因为年幼丧父,她看上去没什么安全感的样子。
    安絮将她安排进永寿宫,永寿宫自从慧宁皇贵妃去世后,就只在侧殿有一个魏答应居住。
    这下时隔多年重新有了主位,魏答应忐忑不已,不知道忻嫔性子如何。
    忻嫔进宫后没有选择住在永寿宫的前院正殿,反而是选择将行李搬进后院正殿,永寿宫作为西六宫之首,她一个嫔位,自然是住不了前院。
    待宫人们收拾的差不多后,忻嫔安稳的松了口气,进宫总比在家里好,她原先算得上寄人篱下,现如今只希望叔伯们看在她的面子上能好好照料额娘。
    这时她从家里带来的婢女暮春掀开帘子:“主子,住在侧殿的魏答应前来求见。”
    家里专门请的嬷嬷讲过这个魏答应,虽然只是在介绍令嫔时一带而过,但因种种原因,忻嫔还是记住她了。
    魏答应看到忻嫔的第一眼心里就有了谱,这位看上去不是个难相处的,不知道会给永寿宫带来什么不同。
    两人寒暄两句,魏答应便颇有眼色的告辞:“奴才就不打扰娘娘收拾了。”
    忻嫔进宫后,宫里生活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她还算得宠,和颖嫔、令嫔三人一同称得上是宠妃。
    没错,令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异军突起,从乾隆东巡回来就开始显露姓名。
    而安絮这里则是一如既往的坐山观虎斗,毕竟后妃们最多就是拌个嘴,连动手都少,更不用说栽赃陷害了。
    新人进宫,正是宫里最活跃的时候。
    当没有热闹看的时候,安絮就会看些闲书,当初傅恒的夫人瓜尔佳氏说是把书局里的新书按月送过来,就真的信守承诺,每个月都会递牌子进宫。
    每天下午边看书边吃零嘴就是她最惬意的时候。
    这些零嘴里她尤其爱蜜渍青梅,一小盘能叫她一个下午全都给吃完。
    这让容嬷嬷心里有了些想头,又计算着日子,见主子一向准时的月事已经推迟五日,面上便露出笑容。
    “娘娘,您看是不是该请太医来看看?”
    安絮拿着银叉的手顿了顿,将最后一颗青梅放进嘴里,边吮边道:“是该叫太医了。”
    又不是第一次,她的身体变化自己心里也有数,只是永琮是三个月的时候才诊出来喜脉,永璂是两个月,如今还不知道能不能诊出来呢。
    请来的依旧是庄太医,他在路上已经听玉兰说了皇后的症状,摸着胡子诊脉片刻,又换了只手,随即笑着恭贺:“恭喜皇后娘娘,您正是滑脉的脉象,如今已经一月有余。”
    闻言宫女们立刻憋不住笑容,殿里气氛顿时欢悦起来。
    庄太医又嘱咐两句:“娘娘虽然身体好,但到底年纪大些,此次遇喜要多加注意。”
    并且将写满注意事项的小册子交给宫女。
    安絮赏了个荷包给庄太医,里头装着十两银子,送走他后,又开箱子拿了些赏银分给翊坤宫的宫人。
    “遣人去禀告给万岁爷和太后娘娘。”
    李德到乾清宫的时候,乾隆心情很差,他刚得到消息,张廷玉病重,派去诊治的太医说他的寿数约莫就在这几天。
    虽然君臣不和,但是张廷玉再怎么说也是先帝留给他的辅政大臣,乾隆自然心思郁结。
    吴书来在殿里头冒冷汗,连抬头都不敢,直直盯着脚上的鞋子。
    正当他苦思冥想怎么让万岁爷高兴起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他的徒弟站在门口向他招手。
    他给乾隆告了声罪,小碎步跑出去。
    “爷爷,方才翊坤宫派人来通禀,说是皇后娘娘有孕月余。”徒弟打了个千,兴奋的说。
    吴书来一怔,面上慢慢浮上喜色,“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说完也不管徒弟了,赶紧跑进去,跪在地上道:“奴才给万岁爷贺喜。”
    乾隆瞥了他一眼,“喜从何来?”
    “方才翊坤宫请了太医,太医诊出喜脉,这难道不是一件喜事吗?”
    听见这话,乾隆罕见的愣住了,差点没拿稳手里的朱砂毛笔,反应过来后,立刻站起身,连御辇都没乘,直接大步去了翊坤宫。
    他到时,安絮正吩咐着她怀孕后的安排。
    见到乾隆,她倒也不意外。
    还没等福身行礼便被乾隆扶住了。
    “不必多礼,你身子最重要。”
    乾隆喜气洋洋地说:“没想到永璂这么快就要当哥哥了。”
    安絮摸摸肚子,“原先怀永琮时是三个月才诊出来的,这个现在才一个月。”
    而且她在现代都称得上是高龄产妇,更不用说在医药落后的清朝了,担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乾隆想了想,柔声道:“正好张院使现在正闲着,叫他和庄太医每天都来给你请一次平安脉,等满了三个月再说出去。”
    安絮点头应了。
    太后得知皇后有孕后也是喜不自胜,其他的不提,谁会嫌孙子多啊,等再过几年绵徳娶妻生子,她就是五世同堂了。
    知道皇帝和皇后想瞒到三个月再说出去,太后赞同的颔首,“是这个理。”
    乾隆要瞒什么事情那肯定是瞒得死死的。
    纯贵妃几人都以为皇后是生病了才会把宫务分给她们,纯贵妃甚至还忧心仲仲的上门问了几句。
    至于嘉贵妃,她虽不是病入膏肓,却也是病骨支离,处理宫务是不要想了,
    没过几天前朝又传来消息,张廷玉张大人卒于家中,年八十四,乾隆上谥号曰“文和”,允许其配享太庙。
    第90章
    六月, 清军平定准噶尔达瓦齐。
    乾隆大喜,遣和亲王弘昼代祭天地, 为太后上徽号,并且选择在午门受俘。
    伴随着这一件件喜事发生,宫里气氛顿时就不一样了,妃嫔们仿佛都有雷达,知道皇帝心情如何,这时候一个个都穿的花枝招展,在御花园里显得人比花娇。
    人多了,摩擦自然也就多了。
    光是安絮这里就接到许多件官司, 重点还都是小事, 她最后索性都交给几个嫔处理, 自己当个甩手掌柜。
    直到有一天中午,事情发生了变化,当时母子俩正在睡午觉, 安絮只是略睡了半个时辰, 起身后见永璂正睡的香甜,就没叫醒他,伸手将冰山挪远了一点。
    洗漱完, 才询问道:“半梦半醒间我好似听到了尖叫声?”
    玉兰边给她抹香脂边回复:“您没听错,声音是从永寿宫传出来的,纯贵妃已经赶过去了。”
    说曹操曹操到, 玉兰话音刚落, 屋外的小宫女就掀帘进门, 纯贵妃来了。
    安絮穿着家常的旗装出去见她,若不是大事,纯贵妃绝不会如此着急忙慌的来找她。
    果不其然, 纯贵妃连茶都没喝,神色严肃的冲她说:“方才忻嫔午睡的时候听到嘶嘶的声音,一睁眼就在她的床头看到一条盘旋的蛇,经过太医辨别,是一条没毒的蛇。”
    说到这里的时候,纯贵妃打了个寒颤,画面仿佛浮现在她眼前。
    “这事我没办法自己拿主意,只好禀到万岁爷和你这儿来。”
    安絮惊了一下,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手段,因此先问了忻嫔的状况。
    纯贵妃回道:“忻嫔没什么大碍,只是被吓得够呛,如今正在钟粹宫,太医开了安神药,她刚喝完睡下。”
    “万岁爷已经去了永寿宫。”
    安絮也不再迟疑,连忙带着纯贵妃和一众宫人步行前往距离极近的永寿宫。
    她们到时,乾隆已经面色黑沉地坐在上首,底下跪了一地宫人,就连魏答应都跪着。
    见安絮过来,他立刻站起身,上前扶上她的手臂,“你怎么过来了?这不算大事,叫纯贵妃查便是。”
    安絮摆摆手坐下,“不碍事,我在翊坤宫等着也着急,索性跟着过来看看。”
    然后问道:“那蛇呢?”
    乾隆怕吓到她便没让她看蛇,只是描述了一番:“据太医所说,是一条水蛇,身上的花纹青橙相间,足有三尺长。”
    三尺那就是一米,一米长的蛇啊,怪不得忻嫔被吓成那样。
    “先把永寿宫的宫人都控制住,搜查整个永寿宫,应是能找出蛛丝马迹。”
    安絮提出的方法得到了乾隆的肯定,他当即吩咐下去,然后把吴书来留下帮着纯贵妃调查,自己则是先陪着安絮回了翊坤宫,紧接着转道乾清宫,他前朝还有事没处理完。
    而这时候永璂也醒了过来,安絮只得安稳的待在宫里,等着他们的调查结果。
    很快,内务府的人在永寿宫院子的草丛里找到一个笼子,是很常见的铁丝笼,没办法从这笼子里找到证据。
    又在忻嫔所居寝殿的墙角发现一个小洞,刚好能容一条蛇进出。
    另一边,忻嫔睡觉时果然烧了起来,太医急忙又开方子,整个钟粹宫都忙起来。
    纯贵妃自己也忙的团团转,连着两天都没合眼。
    最后他们在魏答应的贴身宫女春景的屋子里找出一支钥匙,正好对上铁笼子的锁。
    没多久春景便招了,她说是自己看不惯忻嫔折辱魏答应,恰好在湖边看到一条蛇,就抓了起来,只是想着吓吓忻嫔。
    招完这段话,春景就自缢身亡。
    先不论其他的,就说这段话,简直是错漏百出。
    第一,忻嫔哪里折辱魏答应了,就连魏答应本人都承认再没有比忻嫔更好相处的主位了。
    第二,宫里怎么可能有蛇,御花园的总管听到这话后差点吓尿,不住的磕头保证皇宫里绝对不可能有蛇。
    魏答应听到春景的话后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下:“求万岁爷、皇后娘娘、纯贵妃娘娘明鉴,奴才绝没有这么说过。”